中国肉业网 - 肉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国内资讯 | 国际资讯 | 市场评论 | 企业新闻 | 价格行情 | 展会报道 | 政策法规 | 肉业标准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价格行情 > “致命肉毒素”②|假药假病例套路层出不穷,正规机构也藏玄机!
9.biz | 商业搜索

“致命肉毒素”②|假药假病例套路层出不穷,正规机构也藏玄机!

信息来源:rouye.biz   时间: 2024-08-14  浏览次数:70

■按:

医美套路深,注射肉毒素应如何避坑?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医美套路被曝光,避雷“黑”医美成为求美者重点关注的话题之一。

杀熟,利用“朋友”“熟人”等人脉关系介绍新客户拿回扣或分成;低价或免费活动诱导消费者进店,在体验过程中二次消费;无证人员在社交平台上伪装成专家借分享之名实则推销医美机构或产品;弱化甚至隐瞒潜在风险和后遗症……这些操作几乎是“黑”医美惯用的伎俩。

误入“黑”医美机构,轻则伤财,重则伤身甚至危及性命。近日,就有不少新闻报道有求美者打了“不正规”的肉毒素后进ICU的案例,业内专家再次呼吁大众要选择正规机构进行医美项目。

不过,《消费者报道》了解到,就算是正规的医美机构也存在黑幕,消费者不可因此掉以轻心。

医美黑幕防不胜防

肉毒素的市场有多大?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国内的肉毒素注射量从2017年的170万支增长至2021年的450万支,复合年增长率达27.4%,预计到2026年该数量将达到1620支。

市场规模方面,2021年,国内的肉毒素产品市场规模达46亿元,2017年至2021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5.6%,预计到2030年,该市场规模将达390亿元。

可以看到,肉毒素在国内的发展潜力巨大,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该产品背后庞大的市场需求。

但持续增长的市场背后,隐藏着众多不为人知的医美黑幕。

从事医美工作的何喻(匿名)向《消费者报道》爆料,现在很多医美机构发布的广告宣称299~399元就能打肉毒素,但一支正版的兰州衡力成本价为600多元。遇到用远低于成本的价格去经营销售的机构,消费者就要提高警惕,因为很有可能是假药。

据了解,目前国内获批上市的肉毒素产品就5款。其中,德国西马今年2月才获批上市,在市场上的应用不如另外4款普及;国产的兰州衡力、进口的艾尔建保妥适因上市时间较早,占据肉毒素面部注射领域主流市场。

国内肉毒素赛道的选择性不多,且正规合格的产品均有防伪码等,消费者在使用前也可以检查,医美机构究竟是怎样用假药鱼目混珠的?

对此,何喻告诉记者,产品的包装盒、瓶子、甚至是防伪码等都可以仿造。早些年,地下加工厂把回收的废弃包装盒甚至是废弃瓶身套用到假药上,一整套包装都是正版的,唯独里面装的肉毒素是假的,患者压根无从验证。

有些不法商家为抬高售价获取更高利润,可提供仿造程度极高的产品,即直接伪造一个验证网址,再生成防伪二维码或条形码,并告诉消费者这款产品是特供版,只能通过微信扫码验证。这种假药的包装精致程度极高,加上还有防伪验证码等,患者一般对此都确信无疑。

“肉毒素属于毒性药品,它的监管其实相对比玻尿酸等医疗器械更加被重视。因为目前药监局及卫健委要求对注射用A型肉毒素实施和医疗器械相同的可追溯监管,即医疗器械有标签扫码,肉毒素采用电子监管码,这个电子监管码是一物一码,很难造假”,何喻补充道,“但是很多患者不知道有这个电子监管码,认为通过简单扫商品条形码也能验证真伪”。

何喻还称,现在医美机构套用假药的手段层出不穷,操作人员在注射前提供正版肉毒素给患者扫码验证,但在配药取药时背对患者,以极快的速度更换成了假药;还有一些机构,将假药塞到正版肉毒素包装盒里反复使用,患者扫描电子监管码压根发现不了问题。

后者在操作过程中,不会按照防伪虚线拆开包装,而是直接将整个红色部分(见下图)用刀片划开,以便后续用胶水或双面胶等再次粘合。

图片:兰州衡力包装

来源:受访者提供

除生产、销售假药外,部分医美机构还会伪造假病历躲避监管。

何喻告诉《消费者报道》,正版肉毒素的流通过程是厂家生产出产品后,通过医药公司将相关产品销售并发往医疗机构,由药房(药剂科)登记入库,每支肉毒素出库都需要处方,库房人员扫码(电子监管码)并将资料登记录入系统后方可出库。待肉毒素用完后,药房需要将肉毒素瓶子回收,同时登记瓶内肉毒素余量,最后将瓶身与剩余的药品进行无害化处理。

市场上使用假肉毒素的医美机构,他们的药房里其实备有正版药品,但平时以用假药居多。一旦出现医疗纠纷,患者找上门,他们就会从药房里把正版药品调出来,并把相关信息登记在病历上。这种情况下,即便有监管机构来检查,也很难发现他们使用了假药。

违规广告要辨明

在医美市场稳步增长的同时,有机构瞄准“先机”,推出医美机构整合平台,为求美者提供查询、挑选、预约医美服务。

以新氧(SY.O)为例,该平台业务覆盖全国超350个城市,认证医美机构包括医院、门诊部、诊所、齿科等,用户可通过该平台快速浏览到当地的医疗机构,还能即时咨询、比价等。可以说,新氧为求美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因此也受到众多用户的青睐。

不过,记者在使用新氧小程序时,发现不少违规广告的身影。

比如说,在搜索栏输入“肉毒素”“瘦脸针”词条,结果显示多条以“注射塑形”“上镜小脸”等字眼为关键词的广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21修正)》第十六条(一),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不得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保证。

记者随机点开其中的几则广告,在主页面或详情页面也能发现多处违规情形,如发布药物品牌信息、宣称经中整协三正规认证(中国整形美容协会)/获得中国医疗美容机构5A级评价/获得新氧年度甄选医院奖项、未标明/更新医疗广告审查证号等。

对此,广东盛众律师事务所胡博铿律师对《消费者报道》表示,医疗美容广告属于医疗广告,广告主发布医疗美容广告,必须依法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并在广告中标明批准文号。在发布医疗广告前,须经广告审查机关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查,未经审查,不得发布。

另外,根据《广告法》以及《医疗广告管理办法》,医疗广告的表现形式不得含有涉及医疗技术、诊疗方法、疾病名称、药物;不得利用医学教育科研机构及其他社会社团、组织的名义或形象作证明。

胡博铿认为,上述广告涉嫌违规,“按照相关处罚规定,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并由广告审查机关撤销广告审查批准文件、一年内不受理其广告审查申请。”

正规机构也有违规行为

在何喻看来,目前市场上出现的肉毒素医美纠纷,主要与使用假药、过量用药、操作技术等有关。其中,使用假药是黑医美机构最常用的伎俩。

那么,选择正规的医美机构就能避免被套用假药的风险吗?

何喻称,根据规定,开设医美机构必须进行登记并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剔除隐藏在写字楼和居民楼,以及酒店宾馆开房实施非法行医的机构以外,现在大部分的医美机构都有执业许可。这些机构在备案流程上是正规的,但却无法保证他们经营活动中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

她还表示,使用假药、伪造病例的大部分发生在直客低价竞争的机构。另外,渠道机构如网红渠道、人际网渠道、会员制渠道等,也会出现存在用假药、假病历的情况。若按医美机构的数量看,整体而言,依法执业的机构数量要远超违法乱纪的机构。

针对被注射假药的情况,何喻提醒道,目前市场上的肉毒素包装上普遍都有一个电子监管码,监管实行的是一药一号,机构一般难以造假。建议患者在注射肉毒素之前,通过这个电子监管码验证真伪,若扫码结果提示的验证次数异常,就要提高警惕是否为假药套用了正版药品外盒。

为保障患者自身的权益,她呼吁求美者不要去与人拼团拼药,且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不要允许药品离开自己的视线以防止被换药。

此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主任医师孙宝珊在接受《消费者报道》采访时表示,规范使用肉毒素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较低,不主张患者过量注射。在注射肉毒毒素前,医生要充分与患者沟通《注射知情同意书》,以免发生医疗纠纷。

孙宝珊还指出,部分机构背后存在违规操作的情形,如单次注射剩余的肉毒素未按规定进行登记、无害处理,而是放到冰箱进行储存给下一位患者使用等,建议消费者选择正规且具备良好口碑的机构进行肉毒素治疗。

最后,他还提示记者,肉毒毒素是按照毒性药品管理,虽然按照规范注射大多情况下不会出现问题,但操作医生的技术对注射肉毒毒素的疗效起关键作用,如注射位置及深度层次不当、使用剂量不当等,都有可能发生过敏或不良反应。美容院和工作室没有医生,操作者普遍是非法行医者,不具备相关资质和技术,这也是他不建议患者在在上述机构中注射肉毒毒素的原因之一。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肉业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