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的理念与中医的“春夏养阳”不谋而合。
三伏天,作为一年中气温最高、阳气最为外泄与体表毛孔最为张开的时段,正是经络气血流通最为旺盛的契机。
此时,通过适当的饮食调养,如食用羊肉等温热性食物,可以有效增强体内阳气,祛除体内潜伏的寒邪,从而不仅有助于治疗冬季易发的虚寒性疾病,还能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

这便是多地流传的“伏天吃伏羊”习俗的中医理论基础,民间更有‘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谚语,形象地表达了对这一习俗的广泛认可与深厚底蕴。”
一、伏羊节的起源
伏羊谐音“福羊”,有和谐安康的寓意。
伏羊节是中华传统美食节日,于每年传统农历初伏之日开始,至末伏结束,持续一个月,在江苏徐州地区有悠久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尧舜时期。
在伏天吃羊肉
对身体是以热制热,
排汗排毒,将冬春之毒、湿气驱除,是以食为疗的大创举。


目前经过认定的伏羊菜肴有200多道,常见的有汗蒸羊排、烧羊肉、烧羊腿、烧羊头、“洋琴戏”、香酥羊排、地锅羊肉、烤羊肉串等。

二、羊肉的温补特性
1、性味与功效:羊肉性味甘、温,具有温中暖肾、益气补虚、暖胃生津等功效。它能够温补阳气,祛除寒气,改善脾胃虚寒、肾阳虚等问题。

2、营养价值:羊肉富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能够提供身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有助于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三、三伏天吃羊肉的好处
1、温补阳气:在三伏天吃羊肉,可以有效温补阳气,驱散体内的寒邪,改善体质。
2、祛除湿气:夏季人体阳气外发,毛孔全面张开,此时吃羊肉可以通过排汗的方式,将体内的湿气和毒素排出体外。

3、改善脾胃虚寒:对于脾胃虚寒的人来说,三伏天吃羊肉可以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缓解胃部不适。
4、提高身体素质:羊肉的营养成分丰富,适量食用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四、食用注意事项
1、适量食用:避免过量导致上火或消化不良。
2、烹饪方式:建议采用清淡的方式,如清炖、煮汤等,避免烧烤、油炸等烹饪方式。同时,在烹饪时少放食盐、葱姜等调料,以保持羊肉的原汁原味和营养成分。
3、搭配食材:不宜与一些寒凉性的食物(如西瓜)同食,以免影响其温补效果。可以搭配一些平性的蔬菜,如萝卜、豆腐等,以平衡羊肉的温性。

4、避免禁忌人群:对于阳气旺盛内热重、阴虚内热、湿热体质以及患有热性病的人来说,应慎食或避免食用羊肉。
综上所述
冬病夏治,
三伏天适量食用羊肉是有益健康的。
但也要注意个人体质和食用方法,避免过量或不当食用导致的不适。
同时,也建议在食用前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以确保安全有效。

联系电话

0871-63804725
END
撰稿/脾胃·肝病科
一审/姜莉云
二审/陆博
三审/彭文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