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仙人掌协会会长 Andreas Hofacker 被漳州“仙人掌王国”所吸引,一直拍个不停。
嫁接技术,让仙人掌更具观赏性。
工人对仙人掌进行人工授粉。
按照欧洲地貌特征打造的仙人掌区
航拍下的仙人掌产业区
来自北京的小朋友在大棚里参观仙人掌。
游客从一株绽放美丽花朵的仙人掌旁边走过。
一名员工通过直播向花友推介特色仙人掌。
在繁育大棚里,各种仙人掌争奇斗艳,蔚为壮观。
第一届漳州仙人掌和多肉植物学术交流会今年4月在龙海召开。那几天,来自荷兰、法国、德国、日本、英国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专家,以及国内10个植物园的代表,各省多肉植物、花卉的协会代表,种植户、爱好者等200多人,来到了漳州市龙海区双第华侨农场。这让王文鹏花费30余年打造的“仙人掌王国”迎来了高光时刻。
作为亚洲最大的生态多肉植物景观主题植物园,“仙人掌王国”占地超过100亩,3000余种沙生植物蓬勃生长,成为龙海区双第华侨农场的一抹别致风景。
1993年,王文鹏在100平方米的阳台上试种当时盛行的金琥,从此走上了培育仙人掌的创业之路。在经历金琥价格过山车般的起伏和市场转型之后,他发现仅仅依靠市场热度进行嫁接培育易受制于人,只有转为实生苗栽培,掌握种子繁育,才能占领市场先机,做出独特的产品。
此后的30多年,王文鹏探访亚洲、欧洲及非洲的很多仙人掌及多肉植物产区,拜访植物学家和繁育企业。他收集了国内外多肉植物与仙人掌的众多优秀品种,还总结出一套嫁接、移植、培育珍稀品种的技术。
为了让仙人掌摆脱高冷的形象,王文鹏借着将仙人掌从温室培育走向室外露天栽培的机会,打造起适合双第华侨农场小盆地气候的“仙人掌王国”。在那里,仙人掌植物按照产地分成美洲多肉植物区、非洲多肉植物区和亚洲多肉植物区,每个区域按照产区环境进行地貌模拟,有沙砾、荒漠、巨石,周边的植物也尽可能复制种植。
今年4月初,第一次来到漳州龙海的德国仙人掌协会会长 Andreas Hofacker ,被这片划分细致、种类繁多的“仙人掌王国”所震撼,拿着相机一直在拍摄,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王文鹏很高兴自己的“仙人掌王国”能得到国际业界的认同。
“在做这个专业植物园之前,我已经在江苏南通、山东济南、内蒙古库布奇等多地做过多肉植物园林的应用工程,所以完成专业植物园,也是我们培育、种植水平的一种展示。”他说。
2023年漳州多肉植物年产值17亿元,销售额达11.8亿元。其中,虎尾兰出口市场份额占全国的95%和国际的35%,乳突球属出口市场份额占全国的99%。
“这是Andreas Hofacker赠送的1891年出版的德国仙人掌协会第一期会刊。”王文鹏拿出一本介绍金琥的德文书籍说,“你看,仙人掌在欧美国家有300多年栽培历史,其种植和管理技术都有我们要学习和追赶的地方。希望我们的‘仙人掌王国’在未来也能在世界上叫得上名字。”(记者 王毅 通讯员 蓝毅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