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肉业网 - 肉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国内资讯 | 国际资讯 | 市场评论 | 企业新闻 | 价格行情 | 展会报道 | 政策法规 | 肉业标准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政策法规 > 现代闽生活72式丨早起吃肉喝酒?福建这道美食,江湖风味!
Q.biz | 商业搜索

现代闽生活72式丨早起吃肉喝酒?福建这道美食,江湖风味!

信息来源:rouye.biz   时间: 2024-02-09  浏览次数:28

image.png

你试过

每天一大早就

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吗

别处极为罕见的场景

在龙岩连城却是由来已久、司空见惯

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

《现代闽生活72式》第二期

看看龙岩的“硬核”早餐

在连城县的杨记新泉美食店的后厨内,店主兼主厨的杨永彩正忙着制作一道他的拿手好菜——童子鸡涮酒。只见他将散发淡淡甜香的客家米酒倒入锅中,接着放入剁成小块并用盐、味精、蕉芋粉稍加腌制的童子鸡,再放入香藤根、党参、枸杞等中草药,小火慢熬至鸡肉成熟后捞出摆盘。另起锅烧油,爆香葱姜蓉,加上一勺米酒辅以简单调味,最后将姜汁均匀浇在鸡肉上,连城名菜童子鸡涮酒便制作完成。

刚出炉的童子鸡涮酒氤氲着热气,淡淡的米酒甜香萦绕在空气中,浸润着酱汁的金黄色鸡皮闪着莹润的光泽,鸡肉饱满嫩滑汁水充盈。夹起一块送入口中,咸香滋味在唇齿舌尖迸发,再佐以一口涮肉的米酒,一股暖意便从胃部缓缓升腾,逐渐传遍四肢百骸,一扫冬日的寒冷。

俗话说:“连城人的一天从涮酒开始”。此言非虚,豪气直爽的连城人民在清晨便能展示出“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江湖气势。但吃“涮酒”并不局限于早晨,对于连城人民来说,涮酒一日三餐都可吃,既可作为早餐唤醒一天的精气神,也可作为晚餐宴请亲朋宾客。

连城的“涮酒”文化起源于明清时期。连城地处闽江、汀江、九龙江三江源头,古时交通不便,与外界沟通基本依靠水路,特别是在连南朋口溪流域一代,长期从事船运的船工很多。船工们长年累月在水里劳作,为驱逐湿气便时常煎煮香藤根、鸭香草、辣薯等中草药饮服。

据传,后来一位船工将老板丢弃的“牛下水”(即牛内脏)加入草药中,再加上客家米酒炖煮食用,发现驱寒除湿的效用更加显著,便发明了“涮九品”。“涮九品”又称“九门头”,“九品”指的是牛的九种内脏,包括牛舌峰、百叶肚、牛心冠、牛肚尖、牛里瘠肉、牛峰肚、牛心血管、牛腰、牛肚壁。因此也有人笑称这是一餐吃了“一头牛”。三百多年前的清代康熙年间,著名理学家张鹏翼品尝完“涮九品”后写下了“草里藏珠少人问,脆声嚓嚓隔山闻,琼浆难比盘中味,引得神仙下凡尘。”足见“涮九品”的独有风味。“涮九品”是最传统的连城涮酒菜,但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涮酒”指的不单是一道“涮九品”,更是代表着一种烹饪方式和饮食文化。

“涮酒”发展至今对于食材种类的选择更加“百无禁忌”。鸡鸭鱼猪统统可以用于涮酒,就连不常吃的甲鱼,也可成为涮酒的原材料。

食客对“涮酒”风味的要求也是只增不减。杨永彩说:“为了保证肉的口感,不同食材要使用不同的处理方式。牛肉要脆嫩,不同部位的肉下刀的力度、位置、方向都有讲究。鸡肉要滑嫩,使用的必须是童子鸡或者小母鸡才好吃。涮鲫鱼或者甲鱼时要保证食材形态完整,鲫鱼不去鳞,甲鱼不去壳,活鱼下锅,小火慢炖。”如今,作为连城美食名片之一的“涮酒”已经走出连城,成为一道客家名菜。杨永彩说:“外地来连城的客人几乎都会来尝尝涮酒”。

一道看似简单又颇有讲究的“涮酒”的背后体现着连城人民粗犷又不失精细的性格特征,蕴含着热情质朴、追求本真的连城地域文化。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肉业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