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向往的生活》第七季开播,这档口碑逐年下滑的老牌国综(p2),也迎来一次难得的口碑回春。
豆瓣评论区好评如潮,最高赞评论更是夸它,“像是一部中国家庭史”(p3)。
我理解观众为什么突然不骂它了,但我实在不认为它的品质提升了。
难道没人觉得节目组在偷懒吗?
节目首先以“这可能是最终季”开头(p4),在伤感的情绪铺垫下,观众已不忍心差评。
后续再将煽情路线一以贯之,频频戳人泪腺,主打的就是一个“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p5-p7)。
譬如一改过往的热闹氛围,常驻嘉宾只剩何黄二老和动物组成员。
蘑菇屋的配置也回归到初始状态,不单屋顶漏雨、墙是破的,房间大小也只够勉强睡下俩人(p8)。
何炅和黄磊抵达蘑菇屋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屋顶、重新布置房间,但由于不像以前有几个年轻人搭手,两人干起活来很吃力(p9),晚饭后早早就洗洗睡了。
也许是触景生情,第二天天还没亮,两人自驾出发,驱车十三个小时去平潭、厦门看望正在拍戏的张艺兴和张子枫(p10)。
这之后发生的事很像小津安二郎的电影《东京物语》——
住在乡下的老人进城看望自己的儿女,结果发现孩子们都忙于工作,自己的出现不过是给他们徒增烦恼罢了。
张艺兴忙着赶飞机,张子枫拍戏的空档也有限,尽管他们也都挂念何炅和黄磊,见了面眼眶红红,但碍于忙碌的行程,只得在街边寒暄几句,便匆匆告别(p11-p16)。
乍眼看上去的确如那条高赞评论所说,与前几季相呼应,形成叙事上的逻辑闭环——
起初是三口之家,后来小家不断壮大,如今孩子们纷纷去往外面的世界,家中只剩下两个孤独老人,等着孩子们有空回家看看(p17,从第二期开始,既往的节目嘉宾会分批回到蘑菇屋录制节目)。
很像是每一个中国家庭的日常生活。
但飘为什么说节目组偷懒呢?
大家都知道《向往的生活》口碑越做越差的原因,是赞助、经费肉眼可见地丰满,节目却逐渐背离了返璞归真的初衷,根源在于内容的失活和僵化(p18)。
如今这套煽情打法,本质上是在榨取观众情怀,药不对症、避重就轻。
像简朴蘑菇屋这类看似找回初心的设置,实际上也只是照搬了节目已有的创意,并没解决节目一步步垮掉的根源问题。
很可惜,它可以说是毫无进步。
这对一档做了七年的节目来说,是蛮可悲的一件事。
也注定了这次的口碑回春,不过是节目临死前的最后一次喘息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