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首席记者廖兴阳报道 5月6日,昆明市绿色食品产业链办公室组织召开昆明市肉牛产业发展座谈暨产销对接洽谈会,探讨肉牛“买卖难”问题。
市委研究室调研一处处长金鼎人就当前昆明肉牛交易情况,特别是昆明肉牛交易中心的贸易体系进行了政策解读。在去年认证首批昆明肉牛交易中心54个生产基地、45家流通服务企业、6家承检机构等主体的基础上,昆明将在近期开展第二批主体认证。
围绕“做产业就是做贸易”的工作思路,2022年12月,昆明肉牛交易中心在禄劝县正式挂牌投运。截至2022年底,该肉牛交易中心交易额累计达7.2亿元,日新增交易额超3000万元。尽管贸易体系雏形初显,但由于流通体系不健全、加工环节薄弱、标准建设滞后等问题,尤其是大宗产销环节信息差的掣肘,导致肉牛产业上游货源组织难,中游流通效率低、成本高,下游加工销售难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与会代表认为,肉牛销售是当前最急迫的事,昆明肉牛交易中心需建立以订单为主导、以价格为核心、以交易数量为关键、以金融为支撑的贸易体系,构建各环节之间的合作伙伴体系,推动昆明绿色食品贸易体系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