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儿6岁时,她与丈夫离婚,开始了与孩子相依为命的生活。虽然偶感“孤苦无依”,但大部分时间里她又觉得很知足。她本以为自己可以为女儿撑起一片天,可命运又将她捉弄。
北京航天医院外的一间出租屋里,许磊哭着说:“我真的就想让孩子活下去,我想让她能去上大学,能去恋爱,能去把该经历的都经历一遍……”
37岁的许磊有个相依为命的孩子叫于紫涵,今年15岁了,3年前于紫涵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这3年的时间里,许磊带着孩子奔波在吉林、天津和北京三地之间治病。在许磊的印象里,女儿跟自己一样坚强。父母离异多年,于紫涵早就习惯用坚强乐观面对生活,面对痛苦的治疗过程。
但就在前天晚上,于紫涵因为受不了胃管带来的痛苦,挣扎着要把床头的胃管扯掉,并且赌气地跟许磊说:“我不治了,我要回家。”
母女之间爆发了一次冲突,这个自女儿生病后一直都很果断勇敢的东北女人第一次在女儿面前哭得撕心裂肺。她第一次怀疑自己做出让女儿坚持治疗的决定,到底是对是错。她陷入到深深的自责中,觉得是自己没有照顾好女儿,所以她才会生病。
于紫涵是在2018年2月份身体出现异常的,当时她高烧不断。在于紫涵一次休克之后,许磊带着孩子去了吉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查,最后于紫涵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许磊当时就慌了,但她怕吓到孩子,还是哄着于紫涵上了去往天津的飞机,因为那里治疗血液病更有经验。
但是于紫涵这趟飞机差点没下来,因为拖的时间有点久了,她的身体已经支撑不住。不仅如此,当时因为临近年关,天津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没有床位了。许磊在医生面前大哭,说:“实在是孩子坚持不下去了,我就这一个孩子啊。”
由于紫涵的情况紧急,医生临时争取了一个在走廊边上的病床。随后的各项检查结果也出来了,孩子的确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2018年3月9日,于紫涵开始了第一次化疗。第一个疗程之后,于紫涵因对药物过敏引发急性胰腺炎,医生当时直接跟许磊说:“你要做好准备。”
在天津于紫涵一共经历了12次化疗,化疗之后的排异反应接踵而至:呕吐、溃疡、胰腺炎。一个又一个,许磊觉得自己的心在破碎中一次又一次破碎。
漫长煎熬的化疗过程,就像是于紫涵母女俩跟命运的一次又一次对赌,不过赌注却是于紫涵的生命。许磊在医院附近租了房子,开始了在病房与出租屋两地跑的生活,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了10个月。在需要做饭的时候,许磊把女儿托给护士照顾,自己则飞快回到出租屋做饭,然后把饭拿到医院给女儿吃。
2019年1月4日,因为于紫涵体内的费阳基因有残留,所以她转院到北京航天中心医院,准备接受移植。因为在骨髓库找到的志愿供者拒绝捐献,许磊无奈之下联系前夫,但前夫与女儿骨髓配型失败。那一年的冬天对许磊来说,特别寒冷。
随着春天一起到来的,还有女儿身体好转的消息。2019年春天,于紫涵的费阳基因检测转阴,说明前阶段的治疗取得了成效。
2019年12月31日,于紫涵在北京航天中心医院准备最后一次化疗的时候,胰腺炎再次发生,并且于紫涵出现凝血功能障碍。2019年的冬天,依旧寒冷,春天迟迟没有到来。
希望出现在2020年的夏天,在骨髓库里找到的非血缘志愿供者同意给于紫涵捐献,并且连续两天抽取造血干细胞。于紫涵顺利完成了移植手术,这也让2020年的冬天,变得不再那么难过。
许磊在孩子6岁的时候与丈夫离婚,独自带着孩子生活。她在吉林松原当地找了一份月薪3000多的工作。生活虽然清贫,但是母女俩却很知足。
回忆于紫涵的治疗过程,许磊感谢很多人。许磊感谢那名非血缘供者,是她给了女儿第二次生命。许磊也感谢在女儿刚患病的时候,孩子的老师同学、周围的亲戚朋友以及许多不认识的人帮助筹集医疗费。但是这些费用对于血液病的治疗来说,真的是杯水车薪,许磊已经借了几十万元的外债。
在生病之前,于紫涵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孩子。她从小学习弹古筝,并且已经考取了8级证书。但是疾病的到来打碎了原本平静的生活。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母女二人一直都是相互扶持过来的。于紫涵这样安慰妈妈:“妈妈,等我好了,我要赚钱给你花,不要让你吃苦了。”
许磊的心愿也很简单:女儿赶快好起来,去过她平凡的人生,去上学,去恋爱,把该有的人生走一遍。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也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2018年和2019年的冬天非常寒冷,于紫涵和许磊都相互支撑走了过来。随着于紫涵病情的进展,现在许磊心中多了一些希望。牛年已经到来,于紫涵说:“我想在这一年长出头发、牛气冲天!”